政治统治危机的原因
政治统治危机的原因
政治统治危机的原因
(一)社会分配不均
发展中国家在迈向现代化过程中,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政策方面的失误,在短时期内。经济发展的增长很容易扩大贫富之间的差距,从而导致绝大多数低收入者的不满,引发社会动荡甚至危及政治统治。
(二)体制摩擦造成的失控
处在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改革是时代的主旋律,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但是,由于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旧体制不可能马上消失,新体制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在破和立过程中,新旧两种体制不可避免会发生摩擦和碰撞,有时甚至会出现某种空隙和无序状态。加之宏观调控不能一步到位,从而使社会发展在某些环节上出现脱节和失控。
(三)政治腐败
政治腐败损害了政府的形象,降低了政府的威信,从而导致民众支持率大大下降,甚至加剧民众对政府的反对情绪,一旦遇到政府决策失误或突发性事件,公民会借用反对官员腐败掀起政治动乱,从而造成政治统治合法性危机。
腐败现象的猖獗对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的三大目标:政治稳定、政治民主化和行政管理现代化的实现都构成了威胁,阻滞了这些国家的政治发展进程。
(四)消费期望过度膨胀
在迈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往往采取改革开放的政策。随着封闭国门的打开,外国一些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常让人目瞪口呆。人们看到差距固然有其好的一面,可以促人上进,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但是假如没有正确的引导,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成为影响政治发展的消极因素。人们对他国生活方式的刻意追求与模仿,甚至一窝蜂地攀比,会引起绝大部分普通民众的心理挫折感,进而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若政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公民与政府的冲突,导致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危机。
(五)重大决策失误
在新旧体制交替之际,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环境将会给决策者思维判断和决策选择造成困难。特别是在整个国家制约机制较弱的情况下,决策者容易因袭旧体制的传统思维进行判断,缺乏适应新的经济活动方式和组织变革的政策调整和创新,致使决策和社会发展需要脱节。
(六)监督机制弱化
早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孟德斯鸠就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非到了限度,决不休止。”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今天,在相当数量的国家中制度不完善,特别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对掌权者监督不力,监督机构形同虚设已成为这些国家民主政治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导致了政治统治合法性危机。
(七)政治参与无序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内容,政治参与的程度和频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现代化的基本标志。
当社会生活中某些方面的矛盾尖锐,反响特别强烈时,就会发生突发性的非程序化的大规模政治参与,形成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冲击。而当这种极端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引发新的社会冲突,进而导致政治统治危机。
(八)国际环境的渗透
在今天的国际政治研究中,“全球化成了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随着经济往来的频繁,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政治制度、思想意识形态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资本、商品在全球市场上相互流通的同时,政治价值观与政治模式也穿越了国界,它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