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正确答案:
对不同类型的疾病,有不同的三级预防策略。但任何疾病或多数疾病,不论其致病因子是否明确,都应强调第一级预防。尤其要强调促进和保护整个人群的健康,要针对最本质的“原因背后的愿因”的上游因素,通过政府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法律和政策,创造部门间协调合作的机制,以及社会的积极参与,改善和提高人群健康状况。有些如大骨节病、克山病等疾病,病因尚未肯定,但综合性的第一级预防还是有效的。又如肿瘤更需要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有螳疾病,病因明确而且是人为的.如职业因素所致疾病、医源性疾病,采取第一级预防.较易见效。有些疾病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则要按其特点,通过筛检、及早诊断和治疗会使预后较好,如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除针对其危险因素,致力于第一级预防外,还应兼顾第二和第三级预防。对那些病因和危险因素都不明,又难以觉察预料的疾病,只有施行第三级预防这一途径。对许多传染病来讲,针对个体的预防同时也是针对公众的群体预防。如个体的免疫接种达到一定的人群比例后,就可以保护整个人群。而传染病的早发现、早隔离和早治疗,阻止其向人群的传播.也是群体预防的措施。有些危险因素的控制既可能是第一级预防,也是第二、第三级预防。如高血压的控制,就高血压病本身来讲,是第三级预防,但对脑卒中和冠心病来讲,是第一级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