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答案
考试指南
试卷
请在
下方输入
要搜索的题目:
搜 索
《民法总则》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请直接点击查看答案
发布时间:
2024-06-19 05:04:23
首页
护士定期考核
推荐参考答案
(
由 专技宝 官方老师解答 )
答案:
正确答案: 正确
相关试题
1.
《民法总则》规定,行为人可以明示或者默示作出意思表示。
2.
行为人可以撤回意思表示,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应当在意思表示()相对人前或者与意思表示同时(B)相对人。
3.
《民法总则》总共10章206条( )
4.
《民法总则》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5.
《民法总则》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 )。
6.
我国《民法典》规定,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未经对方同意,可以擅自变更或者解除民事法律行为。( )
7.
撤销要约的意思表示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在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到达受要约人。
8.
我国《民法总则》规定:“为了保护( )的合法权益,调整( ),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9.
《民法典》中规定自《民法典》施行后,《民法总则》、《民法通则》、《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同时废止,所涉及的相应司法解释是同时废止。
10.
《民法总则》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 ),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